
河南經濟報記者 郭俊娟
近日,濟源示范區農科院聯合濟源濟世藥業、安陽華安藥業、周口百年康鑫藥業等冬凌草深加工企業,組織有關專家及企業代表,聯合調研冬凌草生產、收獲、加工情況,進一步推動冬凌草產業高質量發展。
孟夏時節,濟源冬凌草陸續進入收獲加工期,農戶正搶抓農時,采收冬凌草、制作冬凌茶,保證充足貨源供應市場。調研團隊首先來到濟源錦田種業有限公司,觀摩冬凌草新品種工廠化育苗技術示范,專家對冬凌草新品種種苗進行了評價和栽培技術指導。隨后,調研人員又來到濟源市思禮鎮史寨村和克井鎮棗廟村種植基地查看冬凌草苗種苗田和藥材的長勢,并就栽培環境要求、病蟲害防治、土壤水肥管理及品種優化選擇等方面與種植戶進行了交流指導。同行藥企領導在查看了冬凌草收獲、初加工和包裝現場,詢問了今年產量和規范化種植情況后,對基地的生產表示滿意,表示將進行進一步加大合作力度。
受天氣影響,今夏多數農作物受到影響。濟源冬凌草因其獨特的生產管理方式,不僅沒有減產,比去年還略微增產,其中春草產量每公頃4.5-5噸。隨著冬凌草原材料市場看好,平均漲價五六成,市場上初、深加工產品基本銷售一空,給種植戶帶來了利好消息。
濟源冬凌草是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市場認可度高。近幾年,當地合作社一手向內挖潛力,不斷擴大冬凌草種植面積;一手向外拓市場,與國內重要藥材市場合作,主攻冬凌草飲片銷售,群眾收益穩步增加。
冬凌草已經成為濟源特色農業產業之一,種植保護區面積達到8萬畝,輻射全省種植面積4萬余畝,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冬凌草規范化種植基地。中成藥生產、中藥提取物、中藥飲片、冬凌茶等相關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帶動就業2萬余人。
近年來,濟源示范區農科院在河南省“四優四化”科技支撐行動計劃和國家特色優勢懷藥集群等項目支持下,通過政、產、學、研、金對接,打通產業鏈各個環節,將科技、生產、終端應用融為一體,推動了產業高質量發展。濟源示范區農科院培育的“濟農冬凌草1號、2號”,是國內最先通過審定的冬凌草品種;探索出基于“三圃制”的冬凌草新品種推廣示范體系、冬凌草簡化栽培與產地初加工技術、新型冬凌茶加工技術等,從實際生產結合科學研究中總結了冬凌草生產質量控制的規范文件。
濟源冬凌草也是我省少有的雙標農產品,2020年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2022年,濟源市克井鎮棗廟村因冬凌草種植產業榮獲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該村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積極引導農民擴大冬凌草種植面積及深加工,帶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澎湃動能。
編輯:晏語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