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經濟網訊】古話說“善欲人知不是真善”。鄭州貝斯蘭德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司粉妮認為自己雖然做了一些愛心之事,但不足為外人道。她的態度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然而被她幫助過、周濟過的人卻不這么看,他們認為就應該大力宣揚這種正能量,讓更多的人向她學習,讓愛的奉獻永不落幕!
愛為樂,伴終生
司粉妮是河南禹州人,出生在一個善良、勤儉、樸實的家庭。她的奶奶是當地有名的“接生婆”,不管刮風下雨、距離遠近,有求必應,村民口碑相傳。她的媽媽慈愛仁心、樂善好施,即使自家吃不飽、穿不暖,也要周濟四鄰八舍,得到了村民的贊譽。
母親和奶奶的言傳身教,為司粉妮幼小的心靈留下了助人為樂的烙印。她從小孝順父母、尊敬老人、友愛他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愛心幼苗拔節生長,成為父母心中的好女兒、公婆心中的好兒媳、丈夫心中的好媳婦、孩子心中的好媽媽、員工心中的好領導,她從不抱怨,以此為樂,始終如一地走在這條用愛匯織的道路上。
司粉妮從小勤奮好學,成績總是在班里名列前茅。在大學里,學習的是服裝設計。結婚后,她和大多數女人一樣,養育孩子,變身為賢妻良母,為孩子和家庭付出,從不言悔。他丈夫李國昌提起此事時,總是飽含熱淚,有說不完的、道不盡的感激。
孩子入學了。學校在哪里,她便租房子在哪里,以便更好地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付出就有回報,對于司粉妮,令她驕傲的是將兩個孩子培養成了大學生。為體現自己的價值,司粉妮在孩子們進入高等學府之后,對自己的人生目標作了重新調整,她要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奉獻給社會,奉獻給自己鐘愛的服裝事業。
那年,司粉妮41歲,時間定格在2007年12月!
愛為情,鑄基石
在鄭州貝斯蘭德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員工中,靳繪娟是一名普通的女工,她來自平頂山農村,工作時間認真刻苦、一絲不茍。下班之后,她總在牽掛自己病重的母親。司粉妮了解到靳繪娟的真實情況后,決定幫幫這個農村妹子。
當時的司粉妮并不富裕,但傾其所有,以己之力,將愛心傳遞給這位員工。司粉妮不遠百里驅車趕往靳繪娟的老家,看到的是靳繪娟病重的母親和只能靠種地增加收入的父親以及正在上中學的妹妹。家境的窘迫,使司粉妮頓生“一定要幫幫這一家,讓他們走出困境”的決心。司粉妮做出了令靳繪娟一輩子都忘不掉的舉動:溫暖的話語、物質的資助、金錢的幫扶。
靳繪娟的母親去世后,司粉妮為了能讓靳繪娟與父親團圓,又將父親安排到公司擔任保安。逢年過節,司粉妮還驅車將在老家上學的妹妹接到鄭州與他們團聚。每每看到他們一家人團聚時的融融親情,讓司粉妮油然而生地滿足。
平凡彰顯偉大,真情鑄就幸福。不僅如此,員工辦婚宴,結賬時錢不夠,她二話不說便去支付;員工專業知識差,從書店買來相關書籍贈送他們讓其學習;員工家庭條件差,她提前預支和補助工資。公司創業至今已有十三個年頭了,司粉妮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堅守愛的家園,鑄就愛的基石!
愛為智,享一生
32歲的劉艷麗提及現在的工作非常滿意:“感謝司總對我的幫助和關愛,我將會一如既往地好好工作下去。”
2008年,劉艷麗初中畢業來到鄭州貝斯蘭德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因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工作起來特別賣力,還特別注重學習。司粉妮通過了解和觀察,2009年,資助她到鄭州工學院學習服裝工程和結構設計,畢業后不僅讓她的專業技能提高許多,工資還翻了一倍。
現在的劉艷麗將所學技能傳授給同事,業務技能嫻熟,新款不斷推出。這一切,司粉妮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司粉妮的一位朋友為孩子的厭學苦惱不已,還有想綴學的想法。她用“逆行”法把孩子接到公司,讓孩子切身感受有知識和沒有知識的區別,司粉妮還用母親般的愛,循序教導。孩子開竅了,決定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有文化、有知識的時代青年。朋友對司粉妮豎起大拇指:“你用逆行的辦法,用愛的滋潤,使孩子逆轉。”
愛的付出,回報是豐厚的。2016年1月9日鄭州貝斯蘭德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成為中原地區第一家專業女褲制造新三板上市企業。
有人說司粉妮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她吃透用活了“舍得”二字——有“舍”才有“得”,也有人說在司粉妮心里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烏托邦,他一直在用行動實踐著,朝著自己夢想的目標不斷前進。